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廖伟鸿)利用受害人对自己的信任,孙某一人分饰多角诈骗460万余元。近日,苏仙区检察院对孙某涉嫌诈骗罪一案提起公诉,苏仙区法院判处孙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二十万元。
男朋友投资亏损,孙某顿生报复之心
2018年,孙某的男朋友曾某与聂某因合伙做工程产生经济纠纷,但聂某称要与其另有纠纷的王某退钱之后才能将钱退给曾某。孙某便建议聂某找个律师来处理与王某的经济纠纷,聂某爽快同意,她便向聂某介绍了一名律师。孙某想到聂某欠了自己男朋友的钱不肯还,心里顿生歪念:聂某能做初一,自己为何不能做十五?便想通过假冒律师来帮男朋友曾某把钱从聂某那里再骗回来。
一人分饰多角,诈骗局中局
孙某以律师李某的身份注册了一个新的微信号,以解决与王某纠纷需找人协调关系为由找聂某要茅台酒,聂某便安排孙某负责与“李律师”对接。一来二去,“李律师”与聂某熟络了,便提出想从聂某处买酒,聂某信以为真便找到孙某商量。孙某谎称白酒只有自己才能低价从朋友“段某”处进货,可以与聂某一起合伙倒卖白酒,但是需要聂某投资进来。聂某便陆续投入大量资金,让孙某从“段某”处进酒卖给“李律师”。哪知“段某”也是孙某假冒的,为制造白酒进货、出售的假象,孙某还伪造了“李律师”支付白酒货款的转账截图,并称由于转账流水太多,资金被银行冻结,需要去找时任郴州市公安局“某领导”处理银行卡解冻事宜。之后孙某冒充“某领导”与聂某联系,聂某又转入大量资金去处理解冻事宜。
屡屡得手逐渐张狂,大肆挥霍诈骗资金
为了骗取钱财,孙某极力展示自己的“表演”才华。不但谎称“某领导”在处理解冻事宜时被他人实名举报到纪委需要资金去打点上级关系,还谎称自己怀上了“某领导”的孩子需要治疗费等等,聂某均深信不疑,转入大量资金给孙某。直到有一天,孙某说“某领导”在重庆出差,而聂某却发现这个领导在郴州组织召开领导干部大会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遂报警。
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,孙某冒充律师、领导、供酒商等人诈骗聂某共计4602290元,其中300余万元被孙某用于购置房产、汽车、名牌包包、首饰等。
检察官提醒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随着科技快速发展,骗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,想要不被骗,记住九个字:不贪心,不轻信,多求证。发现被骗后,应及时拨打110报警,同时要注意保留证据,如银行转账记录、通信记录、聊天记录等。
一审:李林俊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责编:刘建军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